万众创新,富莱克愿为打造中国版“工业4.0”全力以赴


  一场强烈的欧债危机飓风席卷了整个欧洲乃至影响了世界各地,让欧洲元气大伤,不少企业倒闭停业,失业率居高不下,呈现一片凄惨景象。然而,德国的实体经济却确实发挥了“稳定锚”的中流砥柱的作用,而今“德国制造”,已成为工艺严谨、质量上乘的代名词且誉满全球…。
  德国制造,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基础,期间又适时提出了发展“德国制造”的“工业4.0”战略,给他们注射了一支强心剂,其中的关键仍然是创新。
  中国一直被称为世界工厂,我们要实施“创新驱动”的发展战略,要努力使“中国制造”变成“中国智造”。中德两国的提法十分相似,虽然两国的经济背景大体相同,然而实现情况却相差甚远。我们要向德国学习,再也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,找一些表面容易上手的事情来学习一下,短期做出一些成绩,好像很热闹,但是根本不能持续,因此这种学习方式根本不可取。创新是百年大计,“万众创新”是中国政府最新提出的奋斗口号,有着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。创新的核心是教育,没有人才培养,“万众创新”也只能是一句空话。
  我们要静下心来,从国家战略层面来审读德国“工业4.0”战略,要认真了解德国“智能工厂”的要点在哪里,要全程了解未来的工业产品如何“私人定制”,小企业、小车间如何兴起大风暴。未来源自创新联盟的联合创始人和总协调员,探寻教育是如何进入“工业4.0”时代的途径。我们大家都要有清晰的头脑,德国“工业4.0”虽然已是萌发多年的想法,各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准备,但这两年才正式提出,而且实质起步到普遍推广看来还要有20年的光景,细想起来困难也实在太多了,特别是大家理念不一致,所以德国同行也会对他们自己说:“工业4.0千万不能成了一句时髦话而已。”
  那我们中国呢…
  同样,“万众创新,驱动发展”当然也不会是一句时髦的口号,漫漫转型路,曲曲折折,困难重重,这就十分需要我们中国人的智慧,我们整个名族的智慧,需要我们内心自发的赶超世界先进的紧迫感,需要真正的谦虚务实的作风,永不停息的追求探索。我们发扬更严谨、更认真、更协同的精神,中国版的“工业4.0”才有望实现。
  德国政府主导的创新体系在世界上算是领先的、成功的,但德国人还是习惯居安思危,世界发展的新形势(美国、英国、爱尔兰等在创新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,美国的“再工业化”策略等),使德国人感到压力,中国的崛起也在他们的战略思考之中。
  诚然,推动“工业4.0”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,需要举全国之力。而企业的加入显然是至关重要。 我们确实有很多长处,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是中国实现“工业4.0”强大的推动力,30年的实践也证明了我们是成功的,这种推动力是无坚不摧的。
  富莱克作为这个庞大系统中的一员,将牢记:创新是公司的DNA,创新是公司成功发展的立柱,创新也是公司秉承的价值观。我们把“创新”这两个大字永远写在我们的旗帜上,富莱克愿为打造中国版的“工业4.0”全力以赴。